发表时间: 2024-07-10 10:41
龙床是皇家的尊贵象征,2007年莆田,惊现了一张重达3吨的龙床!
然而却在引发众多关往之时,专家给出了一个建议:应该上交给国家。
可收藏者林仁贵却并没有上交的打算,还说要是有人想买就得花5个亿。
专家为什么让上交龙床,他们要干什么?最后林仁贵又是否上交了呢?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齐鲁晚报网】。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在中国历史上,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在内外交困的压力下被迫退位,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终结。
然而,溥仪在退位后并未立即离开紫禁城,而是继续在宫中居住了12年之久。
这期间,他仍然过着奢靡的宫廷生活,享受着“太上皇”的尊崇地位。
直到1924年,随着北洋政府的覆灭和国民革命军的进逼,溥仪才不得不离开紫禁城,结束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清朝皇族在宫禁城内的生活。
在这场变局中,大量的宫廷珍宝也流散在外,有些被军阀哄抢,有些被宫中人员盗卖,还有一些则被溥仪带出宫外。
溥仪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变卖这些珍宝。其中,就包括一张价值连城的龙床。
2007年,林仁贵在一次私人藏品展示会上,向一些受邀嘉宾展示了他的珍藏,其中就包括那张沉香木龙床。
这次展示会本是一个私密的活动,林仁贵的初衷是与志同道合的藏家交流收藏心得。
然而,在场的一位嘉宾,恰好是一家大型文物拍卖行的负责人。
他一眼就识出了这张龙床的不凡,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件稀世珍宝。
展示会结束后,这位负责人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私下里与几位业内朋友分享了这个消息。
这一消息,迅速在古玩界和文物界传开。
许多人都对这张神秘的龙床充满好奇,希望能一睹其真容。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媒体那里。一些敏锐的记者嗅到了新闻的味道,开始四处打听龙床的下落。
很快,他们就锁定了林仁贵和他的古玩城。
一时间,关于龙床的报道铺天盖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舆论的压力下,文物部门也不得不介入调查。各路专家纷纷前来莆田,要求鉴定这张龙床。
林仁贵见事已至此,也不再隐瞒。他欣然接待了这些专家,并允许他们对龙床进行详细检查。
专家们经过反复鉴定,一致认为这张龙床是国宝级文物,价值难以估量。
他们惊叹于龙床精美绝伦的工艺,以及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发现,对于研究清代宫廷生活和工艺美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那么,这张龙床究竟是如何到林仁贵手中的呢?
1993年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林仁贵从朋友口中得知,在山东临沂,有人家中珍藏着一张古董龙床,似乎有意出手。
这个消息,对于林仁贵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要知道,龙床一般都是皇家用过的物品,是非常稀罕而珍贵的。
如果真的是皇家所用,那其价值和意义就更加不可估量了。于是,林仁贵立即动身,踏上了寻找龙床的旅程。
当林仁贵看到那张传说中的龙床时,他的内心顿时波澜起伏。
凭借多年的收藏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林仁贵一眼就看出,这张龙床绝非寻常。
它的造型古朴大气,雕刻精美绝伦,散发着一种沧桑而高贵的气息。
更重要的是,这张龙床的材质非同寻常,似乎不是常见的木材。
于是,林仁贵开始了谈判。
他本着收藏家的敏锐和专业,对这张龙床进行了详细的评估。
经过反复讨价还价,林仁贵以2000万元的价格,成功将这张龙床收入囊中。
这个价格,虽然在一般人看来是天文数字,但对于林仁贵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值得的投资。因为他相信,这张龙床的真正价值,远不止这个数字。
当林仁贵满怀欣喜地将龙床运回莆田,并开始仔细清理时,一个惊人的发现让他喜出望外。
原来,这张龙床竟然是用整块的沉香木雕刻而成!
这一点,是林仁贵起初没有想到的。
他原本以为,这张龙床可能是用紫檀木或者其他名贵木材制成,但没想到,竟然是更加稀有和珍贵的沉香木!
要知道,沉香木是一种极为名贵的木材,在古代就被视为“木中之王”。
它不仅材质坚硬,纹理优美,而且还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清香。
整块的沉香木,更是罕见至极,一般只有皇家才有可能使用。
而眼前这张龙床,不仅完全由沉香木雕刻而成,而且工艺精湛,保存完好,实属罕见的珍品。
这张沉香木龙床的尺寸之大,材质之珍贵,工艺之精湛,都令人叹为观止。
它长2.2米、宽1.8米、高2.4米,重达3吨,堪称沉香木家具中的巨无霸。
要知道,沉香木是一种极为稀有的木材,生长周期长,可用材料少,且多为细小木料,能够打造出如此大型的家具,实属罕见。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张龙床完全由整块的沉香木雕琢而成,没有拼接痕迹。
沉香木质地坚硬,色泽深沉,纹理细腻,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经过岁月的沉淀,木材表面已经形成了一层温润的包浆,手感顺滑而细腻。
这样的材质,彰显了皇家的尊贵与奢华。
龙床的设计和雕刻,同样彰显了皇家的威严和气派。
床体上雕刻了55条栩栩如生的青龙,每一条龙都有不同的姿态和神韵,或腾云驾雾,或翻江倒海,生动而传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帝王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这55条青龙,寓意着皇权的永恒和不可挑战。
除了龙的雕刻,这张龙床还蕴含了许多其他的文化元素。
床体采用了传统的榫卯结构,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完全依靠精密的卯榫衔接,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智慧。
榫卯结构不仅牢固耐用,而且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自我调节,保证了家具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在这张龙床上,还镶嵌了玉石、水晶等珍贵材料,这些材料在古代都是帝王的专属,象征着富贵和吉祥。
这些珍贵的材料,与沉香木的质地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皇家的尊贵气息。
专家惊叹于龙床的材质、工艺和历史价值,认为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关于文物归属的争议。
一些专家认为,作为皇家文物,这张龙床理应上交国家收藏。他们指出,文物是国家的财富,应该为全民所共享。私人收藏,难免会限制文物的公共访问和研究利用。
但也有专家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私人收藏对文物保护也有积极意义。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私人收藏者的努力,往往挽救了许多珍贵文物。
强制上交,可能会打击收藏者的积极性,反而不利于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面对争议,收藏者林仁贵表示,他收藏这张龙床,完全出于对历史和艺术的热爱。
他愿意为国家事业做贡献,但目前还没有上交的打算。
不过,如果要出售,他只会卖给中国人,而且价格不会低于5亿。
目前,这张沉香木龙床仍然收藏在林仁贵的贵宝斋古玩城中。
它的现世,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清代皇宫生活的窗口,也引发了人们对文物收藏与保护的深入思考。
在收藏与上交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护好文物,又能发挥文物的价值,这是一个还未解决的问题。
[1] 【齐鲁晚报网】——《古玩爱好者收获“龙床”老板低价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