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明天白露,遵循传统养生法,你准备好了吗?

发表时间: 2024-09-06 06:03

明天白露,遵循传统养生法,你准备好了吗?

导语:明日白露是“凶日”,牢记:1要收,2要喝,3要吃,老传统要懂得,健康过白露。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不知不觉,咱们就要来到明天的9月7日,这天是白露。白露,是24节气之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3个节气。民间有云:“白露身弗露。’言至是天气乃肃,可以授衣耳”。白露节气,天气凉爽,人们不宜打赤膊。今年白露交节很特殊,建议大家提前一天了解这天的说法。家里的长辈儿‬说:明日白露,牢记:1要收,2要喝,3要吃,老传统要懂得,这里说的是白露要做的事情,都指的是什么呢?建议了解。

明日白露

什么是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节气,是反应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此时水汽凝结为露水,秋天属金,金为白,人们把秋天的露水叫做“白露”。

在白露这天,太阳达黄经165°,斗指庚,是申月的结束酉月的开始。白露节气于公历9月7日—9日交节。

今年的白露是什么时间

今年的白露出现在9月07日11点11分06秒,这意味着,明天我们就迎来了白露节气。

明天就是白露了,白露代表着仲秋的开始,此时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温度下降逐渐加快,各地陆续开始进入到秋天。

我们这儿连着十几天都是大晴天,白天依旧很热,尤其是中午时分,需要开空调度过,但早晚稍微凉爽了一些。听说这两天有些地区下暴雨,比如台风摩羯”降临广州,因此广州有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8-10级短时大风。而重庆也进行了人工降雨。今年的天气真的“不太平衡”,希望白露的到来,能够缓解这种天气情况。

白露至,暑气散,秋天越来越凉爽,此时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温度下降也加速了,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一说。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这些农谚都是在说,白露节气气温逐渐下降,是暑气散,寒气增的节气。白露节气的白天虽然稍热,但早晚爽,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以至于蚊子都不再叮咬人。

这种天气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利,因此,白露节气的气候与农谚密不可分。

头白露割谷,过白露打枣。

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

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启。

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

白露节,棉花地里不得歇。

白露打枣,秋分卸梨。

这些有关于白露的农谚形象的描述了白露节气农作物即将收获的情况。

“白露”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月令》这一篇中,有“孟秋之月,白露降、寒蝉鸣”的描述,并把白露列为24节气之一。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此时正是鸿雁飞往南方的时候。

二候玄鸟归:玄鸟是燕子,燕子春分而来,秋分而去,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此时会飞往南方。

三候群鸟养羞:鸟类感受到肃杀之气,纷纷储备粮食过冬。

白露的讲究有哪些?

白露节气讲究不打赤膊,秋社、祭禹王、十样白、秋社、不吃辛辣等,也要预防秋燥,毕竟燥邪伤人。咱们可以看出,白露节气人们是非常重视的,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今年的白露有何特点

今年的白露,为甲辰年、癸酉月、甲戌日,农历八月初五,这天是除日,为月害,是古人眼中‬的“凶日”。

明天白露,提醒大家牢记:1要收,2要喝,3要吃,老传统要懂得。接下来咱们就具体看看白露当天要做哪些事情,大家也好有个准备。

白露1要收:收露水

白露当天,有着收露水的习俗。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在古代,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人们通常会通过大自然的馈赠来养生。白露节气的露水被认为具有清润、纯净的特点,可以入药或饮用,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因此,收露水成为了一种养生习俗。

在这天,大家别忘了收白露,该怎么收呢?

古人云:“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在白露早上,我们用干净的盘子或是容器放到户外,等露水凝结,积累到一定量后可以收集起来,但这个过程会比较长,大家在收集时一定要有耐心。

收集的白露怎么用呢?

收集到的露水用法多种多样。我们既可以直接饮用,也能用来泡茶、酿酒。还可以用露水洗脸洗手或是洗澡。

明天是白露,我们若是有空的话,早上别忘了收集露水,用处多多!

2要喝:

米酒

白露这天大家别忘了喝米酒。它是糯米发酵的低度酒,可以补充人体能量,提升解乏,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补血驱寒。由于酒精度数低,所以多喝一点儿也不会醉,米酒口感清爽,味道甘甜,老少皆可饮用。

那么白露米酒怎么做呢?

材料准备:

糯米、酒曲、清水、容器、纱布或细网筛

制作方法

将糯米洗净,放入大碗中,加入足够的清水浸泡4-6小时,或直到糯米吸水膨胀,用手能轻易捏碎。

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放入蒸锅中,加水至刚好没过糯米表面,大火蒸约20分钟,直到糯米完全熟透。

蒸好的糯米取出,放在干净无油的容器中摊开,用扇子或自然风帮助快速降温至温热状态(约30-35℃)。

按照酒曲包装上的说明,将适量酒曲(通常是糯米重量的一定比例)均匀撒在温热的糯米上,并用手或勺子轻轻拌匀。

将拌好酒曲的糯米装入准备好的容器中,稍微压实,表面抹平。可以在中间挖个小洞以便观察发酵情况。

盖上盖子或纱布,放置在温暖处(约25-30℃),避免直射阳光,让米酒自然发酵。根据室温不同,发酵时间可能需要1-3天,直到米酒表面出现小气泡,且散发出酒香。

发酵完成后,用纱布或细网筛过滤掉糯米渣,将清澈的米酒收集到干净的瓶子中。密封瓶盖,放入冰箱冷藏保存。米酒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缓慢发酵,味道会变得更加醇厚。

喝白露茶

在白露这天,也有着喝白露茶的习俗,白露茶就是在白露节气采的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的茶不像春茶鲜嫩,也不像夏茶苦涩,给人的感觉恰到好处。细细品一口,唇齿之间留香,特别受老茶客的喜欢。

3要吃

龙眼

民间有“白露前后吃龙眼,顶过只老母鸡”的说法。在这天,吃龙眼也是很好的选择。龙眼性平味甘,有益气养血、安神定志的功效。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龙眼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能“开胃益脾,补虚长智”。白露时节,天气变凉,人们容易感受寒凉之气,这个时候吃一些龙眼,既能补充夏天消耗的气血,还能为马上到来的寒冷季节储备能量,是很好的养生佳品。

吃番薯

《本草纲目》中说:“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在白露这天,吃番薯也是很好的选择。番薯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宽肠通便的效果,古人认为它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此时到了白露,天气更凉,人们的脾胃在经历过苦夏后还未恢复,吃一些番薯既能强脾胃功能,还能抗寒。

鳗鱼

鳗鱼,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是补充身体营养的佳品。老话说:“白露鳗鱼霜降蟹”,此时鳗鱼最为肥美,正是品尝的最佳时期。像古代文人墨客常以鳗鱼为题,吟诗作对,赞美美味与营养价值。如宋代诗人陆游在《鳗鱼》一诗中写道:“稻花落后秋风起,鳗鲡入市如云起。”生动描绘了白露时节鳗鱼上市的热闹景象。

鳗鱼推荐做法:红烧鳗鱼

材料:鳗鱼、生姜、葱、料酒、生抽、老抽白糖、盐、清水。

做法:

鳗鱼处理干净,切段,用料酒和盐腌制片刻。生姜切片,葱切段备用。

锅中不放油,直接下鳗鱼段,小火煎至两面金黄,煎出鱼油

加入姜片、葱段爆香,加入适量的生抽、老抽、白糖和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炖至汤汁浓稠,鳗鱼入味即可出锅装盘。

总结:明天就是白露了,再次提醒大家,无论多忙别忘了:1要收,2要喝,3要吃,老传统别不懂。

关于白露的习俗讲究就分享到这里了,相信您对今年白露节气有了详细的了解。

明日白露,希望读完文章、点赞、评论、转发、收藏的朋友们,白露安康,生活处处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