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树说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秘密

发表时间: 2024-07-31 08:58

树说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秘密

——与棒喝


能使身田被润,即吐无上之芽;
心树既荣,便茂不凋之叶。
——《法苑珠林》卷二十



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
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
——《法华经》卷一


”,与其“”与其“”一样,自佛陀时即常以之隐代“吾人心”,谓意念之生发如树木也。
还有被张三丰带入道家丹派的“
无根树”的来历和要义,还要说吗?(注意,非识心也。)
既隐代“
内丹”也隐代“”——所以白玉说“金丹……即心。”(嗯,指真心、元神。)
再向前?喏,吕祖曰“
所以还丹,谓还其心。”自个找吧。

一位撰写过《悉达多》的漂泊、孤独、隐逸的西方诗人,他有一篇“拟人化”(或者说“直指人心”)的美文佳作,读来饶有趣味(鉴于各种翻译有不到位或者未达意处,笔者有订正):


我一直视树为最深刻的传道者。
它们聚集成部落和森林时,我敬仰它们。
而我更敬仰它们孑然独立的样子,像孤独的人。
不像是因软弱而遁世的隐士,而是像伟大、孤独的人,如贝多芬尼采
世界在它们头顶喧嚣,它们把根伸向无垠与沉寂。
它们从不迷失,竭尽全力,树只做一件事:表达永恒的法则。
尘世上再也没有其他造物,能比一棵优美的大树更神圣、更具有示范意义了。
当一棵树倒下,人们可以在它的面孔上,读到它的完整的一生:
每一次战斗、每一处创伤,所有的疾病,全部的幸福与繁荣、瘦削与茂盛,以及遭遇过的全部雷击,和挺过去的所有风暴,都在那里——每一位农家子弟都知道,最坚硬、最贵重的木材,年轮最致密。
树是圣物。谁听懂它的语言,能与之交流,谁就能领悟真理。
树不宣讲学说,不注意细枝末节,只表达生命的原始法则。
一棵树说:我只有一个秘密,自然之母只生我一次——我的一切即便是树干上最微小的疤痕和树叶上最微小的动静,都是一次性的。我是永恒之母独一无二的尝试,是苦心孤诣的造物,我的使命是以此天生殊相呈现全部。
一棵树说:信仰是我全部的力量。对无数前辈我一无所知,对无穷子孙我一无所知。带着这个秘密活着,不操闲心——我相信上帝在我心中,我相信我带有使命,我本着这样的信仰,活着。
像孩子一样的恐惧袭来时,一棵树会同我们说:安静!安静!像我这样!聆听心中的神谕:害怕,是因为家不在这里。其实,家就在这里。
夜晚的树叶沙沙作响,人静坐谛听,参悟流浪的意义:那不是表面上的一种逃离痛苦的愿望,而是对家乡的、对母亲的、对新生的无限思念。
天涯其实就是家乡,懂么?而每条道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步都是诞生,每一座坟墓都是母亲……
树木比万物之灵更有经验和智慧,只是人类很少倾听和听懂。
一旦谁听懂了树语,短视、仓促、躁动的人心中,就能闪烁出启蒙的火花。
一旦一个人领悟了树说,他想成为一棵树的执著念想就消失了——因为种子已经在心中萌发,那就是家乡(的树)。
——赫尔曼•黑塞《树》


我们的祖先,自从在树林里攀援觅食、谈情说爱、传宗接代,到截下一段树枝当棒子做武器,得心应手地防御、捕猎和创造美好生活——人类对树(棒)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的!
即便现代人得到一根制作精良的哨棒,那种喜悦心、安全感仍然会从灵魂里流淌出来。
嗯,不仅仅是写进了人类DNA里,而且如此醒目地、十分张扬地留在了传灯录和丹经里。喏,
菩提树庭前老柏一条楖栗杖如意金箍棒——皆“直指人心”,且“只指人心”。“棒喝”还要说吗?
啧,古哲宗师拈之示众,或轻敲(哦有的老铁是真打人哈)学子的小白棒子,不正代表着那一棵优美的大树,默默地倾吐着那个亘古不变的天机?“
只这是!”
当然,有时候,师生们正在进行田野作业,一看没有带白棒子或者禅杖啥的,老师那么顺手指向了牛尾巴。或者,(黄)檗竖起镢(一把锄头)曰:“只这个天下人拈掇不起。”(就这个玩意儿,天下却没几人能抗得起来)——同学们,大师是在谈(一根)“牛尾巴”和(一把)“锄头”吗?
众人的心思都集中在“牛尾巴”和“锄头”上了,“扁担”有人见到了吗?(“一根”和“一把”之“”)


脑后一轮红,豁开正法眼。
庭前柏树子,毕露祖师心。
——雪峰《祖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