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人生密码:如何在不战不斗中取胜,不争不抢中赢得一切?

发表时间: 2024-07-29 03:08

人生密码:如何在不战不斗中取胜,不争不抢中赢得一切?

“▶”收听朗读音频

/青玉淡淡

道德经》有云:“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

人生中,很多困境烦扰都源于一个“争”字。争得越多,囿于得失输赢,越是深陷泥淖,苦不堪言。

真正的赢家,不争一时之长短,而是自强不息。

山不争,自有其高度

荀子》有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强者如高山,见过高处的风景,知道天地的广阔,便不会为小事与人相争。

清代康熙年间,宰相张英收到来自老家的一封信。信中说,邻居吴氏建房子,要占用张家老宅旁边的隙地,张家人不让其用,两家人因此打官司闹个不停。来信请张英出面主持公道。

张英看完信后,回了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读信之后,惭愧不已,主动退让三尺,邻居吴家见状,也让出三尺。从此,张、吴两家之间多了一条“六尺巷”。

土地纷争不仅顺利解决,两家人也因此尽释前嫌,和睦相处。朝廷还特赐一座“礼让”牌坊,这便是千古流芳的“六尺巷”。

古人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争者,如山一般立稳根基,遭遇狂风卷地也自巍然不动。

遇事不争“气”,是一种胸怀。越有涵养的人,越懂得宽容谦让。退了一步,看似吃亏了,其实赢得了人心。与之交往,彼此都感到很舒服,信任由此增加。

生活中的许多小矛盾、小纷争,只因囿于一个“争”字,而未能掌握“让”的艺术。

水不争,自有其宽容

《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水浒传》中,杨志被高太帅赶出府后,身无长物,只好当街叫卖自己的祖传宝刀。谁知恶霸牛二故意耍赖,对他百般刁难,一心想抢夺。

杨志本可以置之不理,卖完刀转身就走便是。但他在一时恼怒之下,偏偏要争上一口气,火从心上起,怒向胆边生,举刀杀了牛二。于是,自己也吃了牢饭,被发配充军。

反观西汉开国功臣韩信,早期虽被泼皮无赖当众挑衅,却能忍下胯下之辱,不做意气之争,终名留青史。

晚清名臣曾国藩说:“不争一时之短,须争一世之长。”

不争者,不是无能,也不是软弱,而是懂得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短期利益,争了不如不争;长期利益,不争即是争。

不争一时之气、琐碎之事,把时间、精力用于修养德行,心中自有更广阔的朗朗乾坤。

大地不争,自有其广厚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者待人如同大地,不争蝇头小利,却能承载万物。

隋文帝杨坚任命两位大将剿灭陈朝,战争中,韩擒虎破开城门活捉陈后主贺若弼方才赶到。

论功行赏时,贺若弼急忙道:“我打败敌军,拿下陈后主,韩擒虎只是巡逻边界,几乎没与敌军交战。”韩擒虎神色不变,既没戳破同僚的慌言,也没为自己争功。

杨坚知贺若弼狂傲,没听信一面之词,而让随行官员说出事实。知道真相后,隋文帝和百官都为韩擒虎庆功,一旁的贺若弼却羞愧地面红耳赤。

不争的韩擒虎赢得千古赞誉;争功的贺若弼却丢了面子。

格言联璧》中讲:“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紧握也会渐渐失去;属于自己的,不争不抢,也能翩然到来。

凡事与人争长短,执拗没高度;输赢时时挂嘴边,肤浅缺远见;只占便宜不吃亏,小气不厚道。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何必与人相争,只要做好自己,便是真正的“争气”。

主播:李雪

民生周刊》新媒体编辑

心里种满花,人生就不会荒芜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老子道德经(ID:LZDDJ-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