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从农民工到富豪:职业造假的代价与反思

发表时间: 2024-08-20 14:07

从农民工到富豪:职业造假的代价与反思

前言:

仅有小学学历的中国农民工,用27年时间仿造10万余幅梵高的经典画作。

更是有富豪为收藏其作品豪掷千金,甚至他的作品还被销售到国外,而他靠造假名画身价已达千万,更是被誉为当代“梵高”。

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出身贫苦的“梵高”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飞速,作为重点经济发展特区的深圳更是其中的翘楚,不少人选择前往深圳发展。

其中就有很多来自农村的人,而赵小勇正是其中的一员。

赵小勇是1970年出生于湖南邵阳的一个农村当中,因为农村内的制度,他们与外界的联络并不多,以至于整个村子都明显落后。

在村子当中,都是务农的农家汉子,经济条件差,赵小勇的家庭也是家境贫寒,以至于他在上完小学的时候就因交不起学费,与高等教育无缘了。

没学上的赵小勇也是非常懂事,他尝试过非常多的工作,但工资都十分微薄,渐渐的,他也发现自己这样继续下去是没有前途的,于是想要出去打拼的想法油然而生。

而且很快,赵小勇就发现了出去的机会,当时很多同乡的人都选择去往深圳打拼,得闻消息的他立刻回家告诉父母,自己也想要去深圳。

赵小勇的母亲也知道在村子里儿子不会有什么作为,当听闻赵小勇想要去深圳的时候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默默点了点头,在儿子离家之际,将家里仅剩的160元全给了儿子。

但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到深圳的他,因为受限于自身学历的问题,在找工作的时候可谓是四处碰壁。

因为迟迟找不到工作,身上带着的钱很快就要花光了,为了节省自己的开支,赵小勇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睡觉也只能睡在桥洞里,原本还是农村壮小伙的身体,渐渐消瘦了下去。

而就在赵小勇马上就要放弃的时候,和他一起来深圳闯荡的同乡给他介绍了一个工作,就是进藤编编织厂。

而进入藤编厂的赵小勇却发现了自己的长处,他在编制的时候对于藤条的掌握以及绘制图形都得心应手,别人需要做好久的工作,他却很快就做好了,而且质量非常的高。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赵小勇越来越喜欢编制的各种图案,一颗创造出图案的种子埋在了他的心里。

而很快赵小勇就发现如今的工作很难支撑自己在深圳这个大都市生存下去,于是他辞了现在的工作,开始重新寻找。

也就在这个时候,同乡的人见赵小勇在工作的时候非常喜欢图案,然后就向他推荐了深圳的一个村子,而也就是这个村子改变了赵小勇后半生。

“中国梵高”的诞生

赵小勇从同乡的口中得知,这个村子名叫大芬村,全村子里的人都是以画画为生的。

得知这个消息,赵小勇欣然前往,而当他来到大芬村的时候,立刻就被眼前的一幕给震住了。

在大芬村里,每家住户的门前都摆放许多精美的画作,一路走来让赵小勇目不暇接,诞生出一股这里就是我生存土壤的感觉。

在参观了大芬村之后,赵小勇直接选择留了下来,并且拜大芬村里的绘画大师为师,开始了自己绘画的生活。

但在赵小勇拜师的时候,他的师傅就明确告诉了他,干这一行需要十足的耐心,而且在刚开始的时候甚至无法赚到钱,赔钱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对此赵小勇也是有心理准备,在村子里租下了一个每个月300元的房子后,很快就投入到了学习画画。

起初赵小勇仅仅只是对着一些完成了的简单作品进行临摹,而且有时候甚至无法调出对应的颜色,但凭借自身对画画的热爱与坚持,他挺过了这一时期。

渐渐的,赵小勇开始尝试更加困难的画作,久而久之,他也成为大芬村里有名的画师。

但随着自己画画水平的进步,赵小勇却发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的画作竟然卖不出去,这一点让他十分的苦恼。

而赵小勇的情况很快就被村子里画画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得知了,对于这个刻苦努力的后辈,这位前辈也是不惜赐教,告诉他只有模仿那些成名的画作才更容易卖出去。

赵小勇得闻顿时如获至宝,在多方打听之后,他从一位村民的口中得知,梵高的画作很有市场,于是他开始学习临摹梵高的画作。

而他刚开始临摹的画作,就是梵高的名画《向日葵》,但因为没有见过真品长什么样子,于是他将网络上《向日葵》的图片打印了下来,开始一点点仔细的研究分析。

在经过长时间分析过后,赵小勇开始了自己的首次尝试,而结果却也令他十分满意,虽然细节的地方还是有些不像,但是大致摸样却是一般无二。

紧跟着,他开始尝试细化细节,经历过几次失败之后,他成功画出了与打印出来的图片一般无二的画作,将画与打印的图片放在一起甚至无法辨别哪个真哪个假了。

而赵小勇的这幅画也很快吸引了一个路过富豪的注意,他用360元一张的价格向赵小勇订了10张。

当交付完画作拿到钱之后,赵小勇成功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然后他就再接再厉,开始模仿梵高的其他画作。

在之后不久,“梵高”隐藏在大芬村里的消息就被购买赵小勇画的买主传播了出去,随后赵小勇的门槛都要被求画的人给踏碎了。

随着赵小勇的出名,除了不少来求画的人以外,甚至还有不少来拜师的,而当他看到这些拜师的人,顿时就想起了自己初到大芬村也是这样拜村里绘画大师为师的。

于是,对于上门拜师的人,赵小勇是来者不拒,而也就是在他收徒弟的过程中,认识了他未来的妻子。

整整27年的时间,赵小勇与他的徒弟们一共创作了梵高的名画10万余张,销售金额已达千万。

伴随着赵小勇的画越来越出名,他的画作也被卖出了国,买主遍布全球。

当赵小勇得知这个消息却也没有说什么,但他却做出了一个决定,为了能让自己的画逼真传神,于是亲自前往梵高的故乡,去看一看梵高的真迹。

而当赵小勇看到真迹的时候,却被震惊的说不出话了。

无法被超越,方法的转变

当赵小勇乘坐飞机落地荷兰,来到了展览梵高作品的博物馆,当看到真迹的时候,他被画作的颜色感动到泪流满面。

当他看到的画作的一瞬间,他就明白自己无论如何是无法完全模仿出梵高的画作,那种当时社会环境影响下的绘画环境与历史韵味是自己无论无何也无法达到的。

而博物馆的人员得知赵小勇是临摹梵高画作的大师时,立刻上前来打招呼,但于此同时,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博物馆人员询问了赵小勇一个让他深刻的问题。

“请问您除了模仿梵高的作品以外,还有什么别的作品么?”

正是这句话,让赵小勇沉思良久,这么长的时间,他一直在模仿梵高的作品,从来没有尝试绘画属于自己的作品。

而这次荷兰之行也让赵小勇真的顿悟了,于是在返回大芬村之后,他不再只绘画梵高的作品,与此同时,他还会绘画带有自己色彩的作品。

虽然起初赵小勇的作品还不受人人们的认可,可是随着他的画作增多,更是在宁波开展了自己的画廊,他的作品开始被人们欣赏、喜爱。

而也就是这样绘画上的转变,赵小勇的作品迎来了不少收藏家的购买,甚至他的一幅作品更是卖出了1.2万的价格。

结语:

如今,赵小勇依然带着自己徒弟在绘画上的进步,他的作品也在不断的产出。

而大芬村也成了不少绘画爱好者聚集的地方,因为赵小勇的转变成功,整个大芬村如今制作复制品的画师也越来越少,不少人都开始展现出自己的色彩。

虽然赵小勇已经离开了大芬村,但他留下的影响力依然还在,不少人想要效仿他临摹梵高的作品,但很少能够达到他那样的高度。

可能就算是梵高自己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画在后世竟然产生了如此的影响力,引得如此多的人争相模仿。

信息来源:

浙江在线·新闻:“画过无数《向日葵》如今努力成为自己 大芬村画工的殊途同归”

中国网:“油画村的“觉醒时刻” 从临摹者变成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