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探索瓷中灯的独特魅力:解读其逆袭的秘密

发表时间: 2024-08-06 12:10

探索瓷中灯的独特魅力:解读其逆袭的秘密


灯笼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重要的传统工艺品,象征着团圆、喜庆和光明,因此,将瓷器设计成灯笼的形状,不仅赋予了瓷器以新的艺术形态,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清代,瓷器制作技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各种造型新颖、装饰精美的瓷器层出不穷。本期,我们就来看看那些精美的灯笼瓶。

清乾隆 炉钧釉灯笼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24.2厘米

成交价:1,050,000 RMB

中贸圣佳2024春季拍卖会


灯笼瓶:一器藏千趣,一灯映万象

灯笼瓶,又称灯笼尊,是因形似灯笼而得名。灯笼瓶是雍正时期景德镇官窑创烧,流行于清雍正、乾隆时期。

器型通常呈现直口、短颈、丰肩、筒腹和圈足的特点。这种设计使得灯笼瓶在视觉上显得稳重而典雅,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瓶口略窄,向下逐渐扩大,形成优雅的弧形,既增加了瓶子的稳定性,又赋予其挺拔、典雅的气质。


▲清雍正粉青釉灯笼式盖瓶

落槌价:RMB 1720万

(加佣金1978万元高价成交)

北京保利2017春拍

雍正一朝制瓷,多鉴皇帝本人艺术情趣,故佳器屡出,既有独创新例,亦有典雅名器。本品器形简洁素雅,小口短颈,上配原盖,中置宝珠钮圆肩筒身,圈足。瓶及盖通体饰粉青釉,釉质均匀纯净,润泽类玉,足见雍正帝对茶具之严格要求。

乾隆时期灯笼瓶的制作较多。常见的品种有青花、釉里红、粉彩、颜色釉等,有的通体素净不加纹饰,观之清雅古朴;而颜色釉的则色彩浓烈鲜亮,尽显华贵气韵。

制式有方有圆,也有六角、八角等形状出现。圆形灯笼瓶最为普遍,在此基础上随着年代的发展又发生了很多变化。

传世作品中以釉里红飞凤穿花、五彩花蝶、胭脂彩山水纹饰的为最佳。其中珐琅彩、粉彩等工艺尤为突出,以其色彩艳丽、图案精美而著称,成为乾隆瓷器中的佼佼者。

故宫藏各式灯笼瓶

到了晚清民国时期,灯笼瓶撇口变薄,器身由直筒腹逐渐变成椭圆状筒腹。圈足从高圈足向矮圈足渐变。

▲民国墨彩春农灯笼瓶

从明初的初步形态到清代中期的经典样式,灯笼瓶的装饰工艺不断提高和创新,从最初的简单装饰到乾隆时期的精湛工艺再到晚期的简约风格,经历了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也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追求。


(备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