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老家的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三十与松叶香的奇妙结合

发表时间: 2024-09-03 14:41

老家的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三十与松叶香的奇妙结合

小时候,农历三十这一天,是一个挺有仪式感的日子。

如果这天刚好在暑假或周末,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还有那么一些期待。

当天的午后,大家睡完午觉出门,坐在街边唠嗑。

陆续地就见这家拿出来一棵半人高的松树苗,那家拿出另一棵比人还高的松树。

大家一边感慨从哪儿弄来这么高的呢,一边听主家吹嘘他消息多灵通,找树的本领多大。

有时候找得多了,还会分给没有树的人家。

这些松树用来做什么呢?粘“香”。

这个“香”就是用来烧的香。比筷子略长,1-2毫米粗。

主家先打一碗面糊,掰几根小木棍,再拿出五颜六色的纸片。这些纸片1厘米宽,2厘米长。周边围坐的大人小孩就一手拿着纸片,沾上面糊,再拿根香放在面糊上,然后就粘到松树的枝上面去。

一棵半人高的松树,得粘两三百根香。

为了能让香粘的牢固,得挑枝丫多的松树。如果都是软软细细的枝条,可撑不住几根香,还没挂几根,就得压弯了。

挂得香多,需要的人手就多,好在大家都热情,一边粘香,一边唠嗑,东家长西家短,一两个小时也粘好了。

这家粘好了,再一起帮那家粘,最后家家户户都有一棵挂满香和彩色小纸片的松树立在门前。


粘好后如果时间还早,大家就去准备晚饭,早早吃过晚饭,天一黑,家家户户开始点松树上挂的香。

两三百根香,得点快点,否则还没点完,之前的都快烧完了。

等天全黑下来,每家每户门前的松树香都点着了,一个个红红的小点儿在黑暗中闪烁。

这时候会刻意不开灯,大家走上街头,挨家挨户欣赏各家的松树。

有比人高的,也有小巧玲珑的,还有讲究的人家,找棵矮点的松树,挂上小彩灯,一闪一闪的,很别致。

满街的香味夹杂着松针被熏出来的味道,还怪好闻的。

我们从自己家出发,沿着街,一家一户的看,从村东头,看到村西头,一直到松树上的香慢慢燃尽,时间也到了八九点,才依依不舍地回家睡觉。

那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这样一个现在看起来没什么好玩的事情,都能让我们开心一整天,也期待一整天。

那时候对习俗没什么认知,大人也不会刻意说,现在想来,还是有些含义在里面的。

已经有20多年没在老家过过七月三十了,不知道现在还有这个习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