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6-24 19:30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闽北之地是福建省最早被开发的内陆腹地,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古人定居于此,这里世世代代都生活着很多的古老部落。
而在这些部落当中也流传着一个极为神秘的志怪故事,相传在大山深处有一种奇异的石头,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就会散发出幽幽的冷光。
它发出的光虽然很微弱,但是却有很浓郁的香气四处飘散,这似乎是对某种事物发出的邀请和召唤。
之后就能听见窸窸窣窣的声音,在夜色的掩护下,一些很有攻击性的毒蛇,比如五步蛇、眼镜蛇等,都从四面八方朝着光亮聚拢过来。
然而关于这种会发光的石头,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更为离奇的说法。
当地自古以来就对蛇有着很高的崇拜,甚至很多部落还会将其当做图腾,现在在当地依然修建着很多的蛇王庙,就连福建的简称“闽”都与蛇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而这些群蛇的首领“蛇王”更是被视作神的化身,能够召唤其他蛇,因此这种会发光,能吸引毒蛇的石头就被认为是蛇王的眼睛。
久而久之,人们便将这种会发光的石头称为“蛇眼石”。
人们都对蛇眼石充满了好奇,想要上前看清楚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石头。
但是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这种石头就被群蛇环绕,没人敢上前查看,但是天亮之后,人们再想一看究竟,就发现不论是蛇眼石还是环绕的蛇群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虽然寻不到蛇眼石的踪迹,但是人们总能在它夜晚出现过的地方闻到一股奇香,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香味也会逐渐消失。
神秘的蛇眼石究竟藏身何处呢?它又为什么能够发出亮光引来群蛇聚会?
这种种谜团不仅困扰着当地的居民,《地理·中国》摄制组在听说了这种奇怪的石头之后也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
«【·会发光的蛇眼石·】»
摄制组跟随专家一同来到了福建的蒲城县,对当地传说中能发光的蛇眼石展开了科学考察。
蒲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采矿业很发达的地方,在这里还有一个规模很大的棠岱坑明代矿冶遗址。
在这里曾经出土过大量的青铜器和铁器,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而这些器具的锻造工艺都十分精湛,冶炼水平很先进。
这些被开采出来的矿石经过初步加工后就会被运送到全国各地。
而就是在当地匠人对这些矿石进行加工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种蛇眼石的另一种特异功能,它不仅能够吸引蛇虫,还能用来锻炼矿石,是古代制作冷兵器的一种关键原料。
古代的匠人们为了能够准确地寻找到这种石头,经过常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人们总结出了一套专门的寻石口诀。
在古代,这就是吃饭的“家伙什”,轻易不会外传,只在家族内部父子相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口诀也有所失传,原本有八句的口诀现在只剩下了三句。
“条条石,寸寸断,蛇眼石来打转转”。
然而这三句话也已经给出了很充足的寻找线索。
意思是说,在山壁的某处,会出现凸起的条带状石头,一段一段地嵌在石壁上,整体看上去就像是一副蛇的骨架。
找到具有这种特征的岩石,然后顺着它的延伸方向就有可能会找到传说中的“蛇眼石”。
这个口诀是否真的能帮人们找到引蛇怪石呢?
«【·“蛇眼石”之谜真相·】»
当地村民介绍曾经有人在西岩山上发现过口诀当中描述的奇怪岩壁 ,跟随着向导的带领,人们来到了西岩山的一处山腰,见到了这像骨节延伸的怪石。
当考察队员用灯光照射这些奇怪的石块时,它们显现出了与周围岩石和矿物不同的颜色和质地,专家推测这很有可能是某种矿脉的伴生矿物。
这种矿脉最有可能就是石英脉,这种矿脉最常见的特征就是跟其他的矿脉共生,而在这条石英脉延伸的尽头处出现了一个狭小的洞穴,蛇眼石会藏在其中吗?
洞穴内部十分幽深,在向内行进了130米左右的时候,墙壁上一块岩体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只见一整块的花岗岩上,分布着很多的黑色线条状的纹路,让整个岩石看起来像是拼接而成的。
专家判断这里很有可能自然发生过一些小型的爆破,这些黑色的条纹就是爆破后留下的,在地质上人们将之称为气液爆破角砾岩。
证明在这个地方曾经有高温高压的气液流经,发生爆炸后,气液继续向上就会将缝隙撑开,形成一个张开的小型空间。
这种爆破不仅会让岩体碎裂,同时也为很多矿物晶体的提供了难得的生长空间。
就在人们观察被爆炸冲开的空洞时,灯光扫过的一块绿色石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会不会就是蛇眼石呢?
而当人们关上灯光之后,它仍然在散发着微弱的绿光,这很有可能就是人们一直在寻找的蛇眼石。
专家表示这是一块品味极高的萤石晶体,呈现出颜色浓郁的墨绿色,这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含矿的热液才能结晶出来这样品质的晶体,而在自然界中,能够发光的萤石数量更是凤毛麟角。
萤石是由钙离子和氟离子组成的晶体,当收到外界爆破等因素的影响时,矿石就会产生急剧的变化,温度和压力造成了矿石结构的改变。
此时萤石当中的部分钙离子就会无法“生存”,被排挤出去,而钙离子所空出来的位置就会被其他元素代替。
这时萤石内部就会产生某些自由电子,在特定的条件下就会变成一种会发光的晶体。
这种发光实则是一种能量转换后的结果,当晶体受到长时间的太阳光照射之后,萤石会吸收大量的外来能量。
而到了晚上就是能量释放的时候,石头就会发光,而黑夜里的光亮对一些趋光性的昆虫来说具有致命诱惑,紧接着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青蛙等动物就会紧跟着过来。
青蛙等动物又是蛇类的食物,这些嗅觉灵敏的“冷血杀手”在闻到食物的气味之后也会尾随而至,也就是说,并不是萤石直接将蛇吸引而来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食物链上的上下级在发生作用。
至于蛇眼石会散发异香,专家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蛇虫活跃的季节恰好是当地丹桂盛开的季节,十里飘香。
这种植物与动物时间点的重合才让人们误以为是蛇眼石散发的异香。
而古代工匠有时如何利用蛇眼石锻造器具的呢?
对此专家也做了实验,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想要冶炼就需要极高的温度,这只能靠木炭的燃烧,生产效率低下,还很费时费力费金钱。
而蛇眼石的出现帮助古人们解决了大难题,在冶炼过程中加入少量的萤石粉末,能够起到助溶的作用,降低矿物融化的温度。
并且萤石中的钙离子还能加快矿物融化物的流动性,脱硫脱磷效果更好。
古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萤石的神奇特性,并将其运用到了生产生活当中,时至今日,蒲城中仍保留着很多跟冶炼相关的行业。
参考:
央视网《《地理·中国》神奇的石头·寻找蛇眼石》,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