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冲泡技巧:白毫银针低温泡、白牡丹定点注、寿眉久闷泡

发表时间: 2023-08-06 16:55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进入八月,眼看着要立秋了。

却不想,气温陡然升高,一日热似一日了。

没什么胃口的时候,忽然回忆起在大学里,吃过的一道“开水白菜”。

要知道,福州人嗜甜如命,而川渝地区则是无辣不欢。

所以,刚去重庆上大学的时候,因为不习惯当地口味,总是被辣到满脸通红。

唯一清淡的,便是这道开水白菜。

不辣,不咸,不油,不腻,不重口味。

据说,考验一名川厨子的勺下功夫,也是让做这道菜。

说是“开水”,实则,是至清的鸡汤。

荤菜素做,过程繁琐复杂,只是食客看不见而已。

就像《红楼梦》里的茄鲞,虽然原料是茄子,但刘姥姥这个乡下妇人,根本尝不出茄子的味道。

这时候,凤姐就表演了她的“凡尔赛”,揭晓真相:

要把茄子的皮刨了,只留下肉,切成丁,放进鸡油里炸,再加入一大堆荤素材料,用鸡汤煨干,香油一收,糟油一拌……

这么复杂,难怪刘姥姥被吓坏了,感叹要用十只鸡才能配出这味道。

说明,越是简单的食物,做起来越是复杂。

食物如此,茶叶亦是如此。

作为六大茶类中,工艺最简朴,人为干预最少的白茶,冲泡时的方法,同样大有讲究。

《2》

在某音上,刷到了一条短视频——白茶冲泡技巧总结。

原话是:“白毫银针低温泡,白牡丹定点注水泡,寿眉坐杯闷泡,快回去试一试,有惊喜。”

由于简明扼要,获得了大量的转发和评论。

底下的留言一边倒的好评,都在说,尝试过了,确实好喝,汤水清甜,不苦不涩。

真怀疑是雇来的水军。

然而,也有真正体验过,来评论的人。

在一排整齐的留言下面,弱弱地点评:这样泡白茶,要么没味道,要么很苦涩。

这位茶友太实在了,也不怕得罪抖主,被对方拉黑。

当然,我觉得他说得很对。

接下来,喜欢说真话的村姑陈,就来一一分析明白吧。

首先,白毫银针低温泡,会更好喝吗?

答案是,肯定不会。

白毫银针,顾名思义,就是白毫为主,针为体型。

芽头上,白毫那么浓密,那么厚实,且具有很强的防水性。

温水或者冷水,根本就没有办法冲破白毫的保护,让它们大量脱落,并且激发出芽头当中的营养物质。

无异于是隔靴搔痒,白费功夫。

汤水中的白毫数量少,内质浸出的含量,更是少之又少。

香气和滋味,统统减半。

当然了,大家可不要误会,这并非白毫银针真正的滋味。

如果你用沸水冲泡,就会发现,接触到干茶的一瞬间,清莹的毫香就蒸腾而上,钻入我们的鼻腔。

出汤完成后,能闻到浓郁的野草香,雅致的花香,喝到又稠又滑又鲜的茶汤。

所以,要喝懂白毫银针,或者喝懂一款白茶,用沸水,是最好的方法。

任何的缺点,都会在高温这枚“照妖镜”下,显现出自己的真容。

同时,任何的优点,也会被高温放大,让我们喝到美好的风味,丰沛的养分。

另外,关于白毫银针会被沸水烫坏的言论,虽然大部分人已经知道真相,但仍然有小部分茶友蒙在鼓里。

坚持用80℃或者更低的水温,泡白毫银针。

再次声明,只要是品质好的白毫银针,正宗的福鼎银针,都可以放心大胆地用高温泡。

《3》

其次,泡白牡丹用定点注水法,茶汤会更清甜吗?

未必。

我知道,在很多表演派、茶艺师派群体,为了美观性,都主张定点注水。

表演的时候,选一只瘦高型的盖碗,比较有深度,肚子容量大。

紧接着,把细嫩的干茶投进去,开始注水。

注水时,手臂只要把水壶拿稳,固定在一个地方注水即可。

如此一来,就会看到,干茶在水的冲击下,开始上浮,转圈圈,观赏性极强。

既简单,又能突显自己厉害。

因此,日常生活中,新茶友都愿意尝试

但其实,在老茶客看来,定点注水法是一种很偷懒的泡茶方法。

那些漂浮在水面上的干茶,如大家所见,根本就没有接触到水,还处在干燥的状态。

它们就像是冰山一角,高高地浮在水面上,成为摆设。

没有碰到水,自然就没有办法释放出自己的内质。

要想从这样一杯茶汤中,喝到白牡丹真正的滋味,显然是不可能的。

确实会喝到清甜的滋味,可层次单薄,香气薄弱,只是白开水里掺了淡淡的茶味罢了。

还是建议,新人在入门阶段,还是选择更实用的环壁注水法吧。

所谓“环壁注水”,指的是沿着盖碗内壁,用水流快速地画圈,画一个类似“の”的形状。

尽量让盖碗里上下左右的干茶,都被沸水浇到,再尽情释放出内质。

环壁注水泡出来的白茶汤,从一开始,就是滋味饱满均匀的,香气滋味丰富的。

尤其是在前几冲,能让白茶的芽叶更好地舒展。

等到完全湿润,吸饱了水分以后,茶友们可以再切换成定点注水(也可以继续环壁注水)。

总之,喝茶最重要的,是品尝到茶叶中真正的滋味。

华而不实的表演方式,偶尔可以试一试,但如果成为了习惯,那就太浪费好茶的内质了。

《4》

最后,寿眉坐杯久闷,滋味会更醇厚吗?

不会!不会!不会!

一杯茶汤醇厚与否,并不是由闷泡的时间所决定。

高品质的白茶,才能泡出醇厚的口感。

因为它体内自带丰沛的营养物质,就算没有闷泡,7-8秒完成出汤。

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内,也足够让充盈的滋味物质大量释放出来,让茶汤呈现出饱满丰腴的口感。

反之,劣质的白茶,内质匮乏。

即使坐杯闷泡,也很难像好茶那样,拥有醇厚稠滑,如浆似汤,绵柔香浓的表现。

醇厚感,是由产区、工艺、储存,共同赋予白茶的。

先天优势加上厚积薄发,塑造了难得的“醇厚感”。

闷泡出来的茶汤,比起醇厚,更多的是浓酽、刺激、苦涩。

不可否认,当茶叶长时间和水接触,的确会源源不断地浸出物质。

但在此过程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物质,也在不受控制地释放到茶汤里。

所以,闷泡而来的茶汤,大概率是又浓又苦的。

很多人把苦涩理解成醇厚,真真是大错特错了。

事实证明,好茶无需闷,快出水已足够醇厚,且耐泡度极佳。

不好的茶,闷泡再久,也没有办法泡出理想中的醇厚感。

《5》

偌大的互联网上,流传着很多白茶冲泡的“坑”。

入坑者,大部分都是新手,经验尚浅,容易人云亦云。

不入坑者,则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亲自实践,找出泡茶的最终技巧。

但无论如何,选择权都在自己。

泡茶没有对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

只不过,对待优质白茶,还是建议在各个细节都用心一些。

特别是,那些真正奔着喝懂白茶的香气和滋味的朋友,请认真学习吧。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